keyword.gif (5455 bytes)

空間交互作用
    任何形式的交流,都可視為一種交互作用,例如:兩個人的談話也是一種交互作用。但在交通地理方面,特別注重透過交通網所產生的空間交互作用,因此在節點、連線和腹地所組成的運輸體系中,可以用各種計量方式測定空間交互作用的大小。例如:引力模式及各種測定網路連結性的指數,包含常用的β指數、γ指數、節點數和中心性指數。

    交通體系的發展與革新,促使空間交入作用的產生與強化,也會導致經濟活動的空間重組,如臺灣陸上運輸革新與彰化平原農作物區域專業化的關係。另外有加納、奈及利亞等臨海國家運輸發展階段的研究,結果顯示出運輸發展具有六個明顯的階段:分散的港口、侵入路線、發展支線、初步相互連結、完全相互連結、高度優越幹線。但這六個發展階段也可同時存在某各地區,臺灣為一海島,具有崇山峻嶺的地形特性,此一運輸發展階段理論,對臺灣運輸網路與經濟活動發展關係的解釋,亦深具意義。

(出自:施添福主編(1999),高中地理1教師手冊,臺北:龍騰文化出版,頁340)

相關網站:高雄中學地理教材教學資源網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回課文.gif (1954 bytes)